三年恍如隔世
2019年9月,一名德国女士来到中国,她想深入了解中国。
这是她第12次来到中国,在之前的11次里,她去了北京、上海、南京、西安、广州、天津、成都、合肥、杭州、沈阳、深圳,足迹遍布中国的大江南北。
在每一座城市,她都和当地人进行深入地交流,对这个迅速崛起的东方大国,她充满了好奇和赞赏。
作为多次来华的德国人,她渴望向自己的同胞介绍中国,也期待自己的国家能与中国有更多的交流。
这一次,她来到了武汉。
飞机降落在了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汽车从汉口开往武昌,经过武汉长江大桥时,她停了下来,与这座著名的大桥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
她还饶有兴致地问随行人员,这里离三峡有多远,长江的流向是什么。
随后,她来到华中科技大学发表演讲,与一百多名师生亲切交流、互动,活跃、开放、富有国际化视野的武汉大学生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武汉也由此构筑起了中德文化、经济交往的桥梁。
不料,3个月后,武汉爆发新冠疫情,她再也没有来过中国。
三年间,世界发生了诸多变化。
疫情在全球传播,隔绝了世界,让经济陷入萎缩。
拜登挟价值观上台,宣扬意识形态,世界各国加速站队。
台海、中东,朝鲜半岛,地区摩擦不断,年初的俄乌冲突,更是让世界笼罩在核战的阴云之下。
中西交流停滞了,世界陷入了危机。
短短三年,已恍如隔世。
这注定是一场深刻的危机,将重塑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
危机之下,电闪雷鸣。
这名女士没有预见这场危机,她也于2021年卸下公职,回到民间,也就此中断了她持续13年的中德交流事业。
这名女士就是德国前总理默克尔。
执政德国16年,她是在任时来华次数最多的西方国家领导人,也可能是最了解中国的西方国家领导人。
她和多位中国国家领导人见过面,因为双方多年的交往和友谊,她也被某一位领导人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也许是怀抱相同的理念,3年后的11月4日,带着这位“老朋友”未竟的事业,默克尔的继任者朔尔茨来到中国,重启中德的面对面交流与对话。
短短一天,双方在多个领域深化合作,互利共赢,为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活力,也为中西方交流树立了良好典范。
在此形势下,另一位西方国家领导人——法国总统马克龙也传闻说要访华。
这对趋于停滞的中西方交流来说,无疑是非常好的信号。
尽管朔尔茨停留的时间短暂,但依然无碍于这是中德双方极为成功的一次交流与互动。
希望这是开始,不是结局!
时隔三年下一句
时隔三年下一句是恍如隔世。
时隔3年唯美句子:
1、最好的年华要给最好的人,我们已经错过了。
2、我想人生中最难过的事情,不是一直遇不见,而是遇见了,得到了,又被拿走。
3、一个人身边的位置只有那麽多,你能给的也只有那麽多,在这个狭小的圈子里,有些人要进来,就有一些人不得不离开。
4、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这么忘记了。
5、不是每一次努力都会有收获,但是,每一次收获都必须努力,这是一个不公平的不可逆转的命题。
6、记忆想是倒在掌心的水,不论你摊开还是紧握,终究还是会从指缝中一滴一滴流淌干净。
7、我忘了哪年哪月的哪一日我在哪面墙上刻下一张脸一张微笑着忧伤着凝望我的脸。
恍如隔世什么意思
基础释义?
好像隔了一个时代。形容人、事、景物等变化很大。
详细释义?
恍:仿佛。仿佛像隔了一个世代。形容人事、景物变迁很大。宋范成大《吴船录》卷下:“丙寅,发常州,平江亲戚故旧来相迓者陆续于道,恍然如隔世焉。”清王倬《看花述异记》:“花姑引予从间道出,路颇崎岖。
出处
宋·范成大《吴船录下》:“发常州,平江亲戚故旧来相迓者,陆续于道,恍然如隔世焉。”
宋·陆游《剑南诗稿》:“淳熙甲辰秋;观海潮上;偶系舟其门;曳杖再游;恍如隔世矣。”
成语例句
1、月下重遇,恍如隔世,故人相对久无语。[1]
2、世居浦东的不少孤寡老人;随着居委会组织的“看看浦东新面貌"的活动;见到新矗立的新楼大厦和雄居两岸的大桥;不少人感叹:仅仅三年;却有恍如隔世之感了。
近义词
人世沧桑、沧海桑田、日新月异、隔世之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