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缬草的功效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缬草的功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各位尊敬的大师,帮我看看下面这种草药🌿叫什么名字?有什么功效?
三桠苦,又名三脚鳖、三支枪、白芸香、石蛤骨、三岔叶、消黄散和郎晚,芸香科吴茱萸属植物。
在合适的自然条件下,本种可长至高约20米,胸径40厘米。枝、叶、树皮等都有类似柑橘叶的香气。树皮的韧皮纤维不甚发达,故剥离时不呈条状。散孔材,木材淡黄色,纹理通直,结构细致,材质稍硬而轻,干后稍开裂,但不变形,加工易,不耐腐,适作小型家具、文具或箱板材。
根、叶、果都用作草药。味苦。性寒,一说其根有小毒。在我国及越南、老挝、柬埔寨均用作清热解毒剂。广东“凉茶”中,多有此料,用其根、茎枝,作消暑清热剂。
据试验,10%的根、叶浸剂提取液,对于副流感病毒(仙台株)有抑制作用。[1]
性味归经
苦,寒。归心、肝经。
《岭南采药录》:“味苦,性寒。”
《广西中药志》:“味苦、微辛,凉,无毒。人
心、肝、胆三经。”
功用主治
地榆是什么草药,有什么功效呢?
1、止血作用
止血作用是地榆当中较为突出的作用,百药理研究也表明了这一点,研究显示,地榆的鞣质成分可以缩短凝血时间,从而起到止血作用。
2、抗炎抗菌
研究显示,地榆对于炎症所致的肿胀症度状有改善作用,同时对于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等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
3、镇吐作用
药理问研究还表明,地榆具有镇吐作用,可以抑制洋地黄引起的催吐作用。
地榆是治疗烫伤的要药,农家有彦语:家有地榆皮,不怕烫伤皮。地榆是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部分是地榆或长叶地榆的根。以条粗、质坚、断面粉红色者为佳。产于浙江、安徽、河北等地。春、秋季采挖,晒干备用。地榆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胃、大肠经。有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的功效。切片的生地榆,偏于凉血、解毒、敛疮。炒炭的地榆,可增强收敛止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下焦血热所致的便血、痔血、血痢、崩漏等病证。治疗水火烫伤时,可单味研末,拌麻油调敷,可使伤口渗出液减少,减少疼痛,促进伤口愈合。大面积烧伤者不宜于本品,本品含有大量鞣质,人体吸收过多会造成肝损坏。本品还可用于湿疹,皮肤溃烂等疾病。
地榆是什么草药呢?
地榆是主要分布在我国三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一种多年生草本,常生长在草原、山坡草地、林缘,别名有山枣子等,为蔷薇科植物。
一,地榆的外形特点
1,生性:茎直立,有槽,分叉,常无毛;根粗壮,多为纺锤状,表面褐色,有纹,切面黄白色或紫红色。
2,叶子:基生叶是羽状复叶有小叶九到十三片,小叶片卵状,长约五公分,顶端圆秃,基部心状,叶边有圆齿,两面绿色;茎生叶稀少,叶片稍小,叶片表面叶脉明显,很像榆树的叶片,又是草本,故名“地榆”。
3,花:穗状花序椭圆形,生长枝顶,直立,长三公分左右,小花朵有花萼四个,紫红色,无花瓣。
4,果实:果实包在宿存的花萼筒里面,卵状四棱形,长三毫米左右,褐色;种子卵形。
二,地榆的功效
地榆的根止血主要药,有收敛、止血、凉血作用,内服可治疗吐血、血痢、便血、烫伤火伤、蛇虫咬伤等症。药用时请遵医嘱。
地榆的根还可作兽药,有收敛、止血、止泻作用;根叶捣烂后的水浸液可作农药,对防治棉蚜、红蜘蛛有效。
谢谢邀请!地榆一名地于、马连鞍、血箭草。全国各地区均有分佈。为蔷薇科植物地榆的干燥根。古人云:“其叶似榆而生,初生布故名。”
〔品质〕以条粗、质硬、断面色粉红者为佳。
〔主要成分〕地榆甙、鞣质。
〔性能〕苦微寒。凉血,止血。
〔适应〕①水火烫伤。②便血、痢血、尿血、崩漏。
〔用量〕9~15克。
〔配伍〕①配大黄粉用医用凡士林调敷治水火烫伤。②配地锦草粉各等份吞服治便血。(每次3克,日服二次)。,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缬草的功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缬草的功效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