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药薄荷什么时候下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药薄荷什么时候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野生中草药什么时候采比较好?
现在的药用资源越见匮乏,好的常用药材都已经人为的栽培种植了,但在偏远的山区里还是有一些野生的中药材品种,我老家陕南的大巴山里就有,比如野生的天麻,葛根,管仲,半夏,鱼腥草,茵陈等等,,好多种呢,小时候就和爷爷去山里挖过!
野生中药材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其有效成份含量不同,同时受气候,产地,土壤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产收时既要考虑到产量,又要注意有效成分的含量,以期获得高产优质的药材。所以我们在采收时要掌握一些方法,比如根和根茎类的药材 宜在植物生长停止,花叶萎谢的休眠期,或在初春发芽前采挖如天麻。但也有例外,如茵陈在初春二三月间采较好药用值最大,艾叶在端午节前后采收,半夏在立夏后地上部分枯萎,夏中之时采挖。
叶和全草类 宜在植物生长最旺盛时,或花蕾将开放时,或花盛开而果实,种子尚未成熟时采收,比如益母草,薄荷,但桑叶需经霜降后采收。
树皮和根皮类的,树皮多在春夏之交采收,如黄柏,杜仲,根皮多在秋季采收。根皮的采收如地骨皮,.花类 一般在花刚开放时采收如菊花,有些宜于花蕾期采收,如金银花,丁香。
果实和种子类的药材 ,果实宜在已成熟或将成熟时采收如五味子,少数用未成熟的果实,如枳实,种子类应在完全成熟后采收如车前子,.菌类 采收情况不一,如茯苓在立秋后采收质量较好,马勃宜在子实体刚成熟期采收,过迟则孢子飞散掉了。以上采收方法都是老药农们长期采药积累的经验。在采收时要按照以上方法进行采收要注意保护野生资源 ,计划采药,合理采挖,才能有效保证药材质量。
其实这个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间,很多药材根据地方差异性来看,比如白芨,秋末采收药效最好,天冬冬季的好。总的来说,野生药材大多秋冬季采收好一些,因为发育成熟,很多药材干物质积累比较多,营养成分比较高
你的问题问的很好,愿我的回答能对你有帮助。因为中草药的药用部位不同,所以采收季节和采收时间也不同,遵循的采收原则就是当药用部位含药量最高的时候进行采收。具体如下。
一、【根部】
根部入药的植物,大多数是秋冬或早春萌芽之前这个时节采收。因为植物地上茎叶生长旺盛的时候,它的养份主要储备在茎叶上,如果这时采收根部,则此时根的含药量达不到最大值。秋末和冬季,一些植物的地上茎叶已经枯萎,一部分虽然常绿,但是茎叶已停止生长。此时的养份主要回归根部,所以秋冬季节采收根部最合适。比如黄药子、莪术,就是秋冬采收。
二、【全草类和茎叶类】
全草入药的植物,其采收遵循的原则是当植株生长最旺盛的时候彩收,此时植株的养份主要集中在茎叶上,比如金钱草、益母草、猫须草、薄荷,都是生长最旺盛的时候采。
三、【果实】
这个要看具体情况而论,有些是采青果,比如枳实。有些则采成熟的果实(包含种子类),比如阴阳果、补骨脂、白芥子、胖大海。
四、【花类】
这个也有区别,得看具体,像密蒙花、金银花,玫瑰花、槐角,都是含苞待放的时候采。像鸡冠花、合欢花、槐花这些,就是开放的时候采。
五、【皮部】
一副中药中的某几味为什么需要提前煎半小时呢?
熬中药是有学问的!中药是否熬的好,对疗效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大家还是有必要了解一下。
首先回答下有的方子里有几样药要先煮?这是因为:一,这些方子里可能含有矿物质类,如石膏,代赭石等。还有坚硬的贝壳,骨质如:珍珠母,石决明,牡蛎,龙骨,鳖甲,龟板等,需要先煎,久煎才能把里面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二,可能方子里含有附子,乌头,里面有毒性成分乌头碱,就需要先煎,和姜一起煎,是为了减轻毒性。
其次,与上面相反,也有的中药需要后下,比如薄荷,钩藤,砂仁,这些气味芳香的中药里面含有丰富的挥发油,煮太久就会挥发过多 。所以 ,感冒中药一般不要煮太久,而且得加盖子。还有大黄,如果用来泄下通大便,就得后下,快煮好了下进去,几分钟就可以,煮太久泻下的活性成分就大大破坏掉了。
最后,还需要注意:一,最好用砂锅煮,不要用铁锅煮。二,煮之前冷水泡半小时左右再煮。三,解表药大火快煎,滋补药细火慢煎。四 ,贵重药如人参,西洋参最好另炖,土豪随意哦😊。五,阿胶等胶质要用开水化开兑入药液再喝,不要煮。六,和解药需要去渣再煎。七,一般煮三次,第一二次水稍多点,第三次少点,一般以淹过药材面两公分就可以。煮好后记得混匀再喝哦😊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中药薄荷什么时候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药薄荷什么时候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